禪觀之劍-九重隨觀 (下)
禪觀之劍-九重隨觀 (下)

淨光法師 講述

第二部:住四念處

2-1.九重隨觀即正念的昇進

建立前行基礎、禪修知見而心穩定之後,接下來的禪修有二路:

1.一路是繼續直入禪境,入所謂的初禪。

2.一路是在心穩定下來之後開始轉觀,去如實知見!原始佛教如來禪走的就是這一路,也就是--

(1)從隨觀生滅,培養 "覺知的正念"

(2)進一步轉修因緣觀—隨觀集滅、隨觀無常、隨觀苦,昇進到 "因緣觀的正念"

隨觀集滅、隨觀無常就是在六根六境因緣當中觀察,去看到:整個生命經驗的發生,都是根、境、識三者同時同步的發生,而發生的當下就改變。

(3)再進一步看到事事物物沒有實體,體証空性,昇進到 "空性的正念"

這就是我常講的正念的三個層次:覺知的正念、因緣觀的正念、空性的正念。在禪修、禪觀的時候,因緣於四聖諦、因緣觀等法的引導,這些過程會一層一層自然昇進,我之所以用九重隨觀去統攝整個佛陀的禪觀方法,道理就在這個地方。也就是說:

1.覺知的正念:首先是要能夠覺知生命經驗的生起、改變,也就是心境穩定、保持覺察的去覺知當下生命經驗。這是隨觀生滅,一般人剛開始只能這樣,這叫作覺知的正念

2.因緣觀的正念:進一步隨觀集滅,亦即修因緣法的正觀,觀察這個覺知是怎麼發生的,去看到原來生命經驗是根、境、識同時同步發生—識是在根境之緣中發生,沒有離境之外的根,沒有離根之外的境,也沒有離根、境之外的識。然後再看到:根、境、識同時同步發生,而且發生的當下就同時同步改變。這個時候就能隨觀無常、隨觀苦—看到無常,看到生起的當下就敗壞、苦。這叫作因緣觀的正念

3.空性的正念:然後再進一步發現:所謂的無常、苦法,裡面沒有實體,非任何眾生所有,因為它是因緣法的顯化,是緣生法,生起當下就改變,只有生起、變滅,沒有一法可得,非我、非我所有。所以看到什麼呢?沒有一法!無相!也就是說只有發生,無相可得,因此體證空性,這就叫作空性的正念

在原始佛教的統貫禪法中,因緣觀之後你要見滅,滅是甚麼?就是晚期佛教講的空性!你要見到這個滅—緣生法的滅。然後還要進一步修隨觀離欲、隨觀欲滅、隨觀捨;所以可見,九重隨觀其實就是原始佛教的完整禪觀方法與次第。

2-2.九重隨觀即安般十六勝行(經文見附錄⑥)

(1)從第一重、隨觀生滅到第六重:隨觀空,這六重隨觀成就,其實就等於從安般十六勝行的第1階達到第13階—隨觀無常(安般十六勝行第13階的隨觀無常包含了隨觀苦、隨觀無我、隨觀空),所以叫作無常觀成就。

(2)因為明見空性,所以就會學著不再去執取,這叫隨觀離欲(十六勝行第14階) 。

(3)因為離欲無執所以就能夠體驗欲貪息滅、緣生法息滅的那個當下,那個滅,這叫作隨觀滅(十六勝行第15階) 。

(4)見到滅,那麼在六觸入處的時候,你就會捨念清淨的面對境界,這就叫作隨觀捨(十六勝行第16階) 。其實這就是在觸境的當下,依這個捨念清淨的正念看到—生起的當下就滅。

透過這個九重隨觀—隨觀生滅、隨觀集滅、隨觀無常、隨觀苦、隨觀無我、隨觀空、隨觀離欲、隨觀滅、隨觀捨,就等於運用整個的安般十六勝行的禪法,不管是靜態或者在動態中,就是這樣在觀,這叫作九重隨觀。

九重隨觀到了第六重隨觀空就是四念處滿足,因為看到六觸入處的緣生,所以會看到:

1.「食集則身集,食滅則身滅」:五根觸五境,五識就生起,而生起的當下就改變。

2.「觸集則受想行集,觸滅則受想行滅」:受想行是法境,這個時候意根觸這個法境,意識就生起;一樣,生起的當下就改變。

3.「名色集則心集,名色滅則心滅」:前面兩個看清楚了就會明見:「名色集則心集」—只要有根境之緣生起,識就會生起;反之,「名色滅則心滅」—根境之緣息滅,識就會息滅。

4.「作意集則法集,作意滅則法滅」:最後就會清楚「作意集則法集」—只要無明、我見、貪、瞋、痴存在,生死輪廻就會集起,痛苦煩惱就會集起;反之,「作意滅則法滅」—無明、我見徹底息滅了,痴求欲息滅了,生死輪廻就會息滅,痛苦煩惱就會息滅。這說明:四念處滿足其實就等於第六重、隨觀空,亦即明見集法,明見滅法(這個滅就是空性),亦即三三昧中的無相三昧。

前面的六重隨觀,就等於「克服五蓋、住四念處」,達到四念處滿足,得明見;後面第七重隨觀離欲、第八重隨觀滅、第九重隨觀捨,就等於「修七覺分」,最後達到七覺分滿足,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

2-3.九重隨觀見法前、後的修法:

九重隨觀是很好用的,見法前、後都能夠修:

(1)見法之前:練習在六觸入處當下,起心動念一發生,就進入隨觀—隨觀生滅、隨觀集滅,至少安住在這樣的正念當中,縱使還沒有明見,也能對治性的去調伏欲貪,讓自己在生活的每一個片刻中,都能有這樣的一種正念跟捨斷的力量。透過這個過程,就能從未見法到見法,從四念處未滿足到四念處滿足。

(2)見法之後:進一步修隨觀離欲、隨觀欲滅、隨觀捨,這其實就是在修七覺分,也就是在修三三昧。(經文見附錄⑦、⑧)

修習三三昧是有次序的,因明見無一法可得,所以心甘情願的不再去取著任何一法,這叫得空三昧,所以心樂於清淨解脫,有這個本事、有這個心量,才能安住在無相裡面,就是空性。所以,佛陀說:根、境、識三者都是緣生法,緣生法無相,無相就在指空、空性。不是無而是無相,所以是空性。

到這個地方,就像般若心經裡面講的:「無智亦無得」,明見無所得才會心甘情願捨離,因為明見無所得就是空性的智慧,依智慧了然於無所得,安住於無所得,心自然就不會再有罣礙。所以說,「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為什麼會心無罣礙、無有恐怖?因為我見破了,有所得心沒了,心無所得,沒有什麼好担心的,所以遠離顛倒夢想,完全活在明而離貪的狀態,因而遠離罣礙,不再有恐怖。其實也就是空、無相、無所有三三昧成就,而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2-4.九重隨觀帶動生命究竟療癒

原始佛教如來禪可以用很多的法相從不同的面向來講,但是操作起來最方便的就是九重隨觀。所以我們「四聖諦人間教團」的禪法就是九重隨觀。透過九重隨觀可以統貫整個三傳佛教的禪法,這九重隨觀不是我發明的,是依佛陀的法教整理出來,適合一般學法眾的禪觀方法:

*隨觀離欲、隨觀欲滅、隨觀捨,就是「三依一向」—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;也就是「七處三觀」的—調伏欲貪、斷欲貪、越欲貪;所以這本來就是佛陀的禪法。

*隨觀無常、隨觀苦、隨觀無我,也是依據佛陀的經法。有篇經文佛陀說:「於結所繫法隨觀無常、隨觀生滅、隨觀離欲、隨觀滅、隨觀捨。」結所繫法就是五結所繫著的現象,對這些現象應當怎麼樣?隨觀無常、生滅、離欲、滅、捨,這裡就含攝了五重隨觀。

這個九重隨觀是配合療癒九階在進行的,所以在起點上就不會去排斥任何生命經驗的發生,對任何生命經驗的發生都儘量提高覺察力去「覺知」,並自覺性的「接納」,然後好好的去「觀察」、「了解」、「探索」,而有所「發現」,然後就能夠從根「釋放」、「轉化」,最後達到「超越」。

諸位在生活上,在面對自己生命情境的時候,這把禪觀之劍不是拿來亮給人家看的,而是要用它來隨時對自己開刀。有個法友有很好的經驗--

他說:「師父!九重隨觀很好!」 我說:「好在哪裡?」 他說:「本來心情很不好,後來提起九重隨觀一個一個觀進去,心情就好多了!」

就是這樣,它很好用,但是,你要願意用,依這個禪觀的次序,隨時在你生命經驗發生的過程當中去體驗。

第三部:修七覺分

3-1.七覺分怎麼修

前面講到,三世諸佛的成佛之道是:克服五蓋、住四念處、修七覺分。我們也常聽人家講七覺分,但是七覺分到底怎麼修呢?

(1)念覺分:七覺分的第一個覺分是念覺分(正念),也就是四念處(身身觀念處,受受、心心、法法觀念處)。念覺分是從住四念處到四念處滿足,念覺分滿足就是四念處滿足,其實就是因緣觀滿足,也就是透過禪觀而如實知見生死輪迴怎麼集起、生死輪迴怎麼滅盡,也就是開悟見法了!也就是前六重隨觀滿足了!見到空性、見到滅、見到集滅,知道諸法在生起的當下就滅盡,這叫作念覺分滿足。

(2)擇法覺分:念覺分滿足了就要進修擇法覺分,因為已經知道無一法可得,所以心甘情願不再取著任何一法,這就是在修擇法覺分。就是依明見空性的正念來對待一切法,去離貪離繫,這個就是擇法覺分,而這也就是七處三觀的味觀跟患觀成就,因為看到:

如果有無明欲貪集起,生死輪迴就會集起;反之,無明欲貪滅盡,生死輪迴就會滅盡。所以知道,有欲的時候就會有患,欲滅的時候,患就滅。

你如果真正知道——所有的痛苦煩惱跟不安,根本就是來自於無明跟欲貪——這件事情,假設你真的很清楚的確知,這就叫作「明見!!

因為很清楚的確知:一動就落入無明跟欲貪,就落入我見跟欲貪的執取,所以當然就不會動搖,這就叫作擇法覺分滿足!

(3)精進覺分:就是精進於離貪離繫,因為無一法可得,所以精進於不取著於任何一法,離貪離繫,這就是精進覺分滿足。

(4)喜覺分:這時候,你會很清楚自己已經走出了生命的迷惑、生死輪迴的暗谷,已經走向光明之道,所以當然會有喜覺分升起。這個喜是來自於智慧,是因為依正念開悟見法、得明斷無明並且已經依這個正念在捨斷五蓋,在出離生死輪迴的喜!所以叫做出離勝妙隨喜!出離無明欲貪那種苦迫、那種黑暗,所以是勝妙,對這種勝妙出離有一種隨喜心,所以喜覺分升起,這個不是禪定的禪悅,是依智慧而來的喜悅,是出離了生死輪迴的心悅。

(5)樂覺分:透過前面的過程你會遠離五欲的繫縛,你會越來越輕鬆,身心越來越輕安,會有明見解脫狀態的四種樂:即所謂的遠離樂、離欲樂、解脫樂、和菩提樂,所以當然會樂覺分生起,會樂覺分滿足。

(6)定覺分:亦即依次從初禪至四禪正定滿足。

①初禪正定:明見空性,四念處滿足之後,進修擇法覺分的時候,剛開始是有尋有伺的初禪正定的修學,也就是有作意的修離貪離繫。

②二禪正定:然後進一步從有尋有伺修到無尋無伺,觸境的時候不用刻意去作意,就會自動離貪離繫,這就進入所謂的二禪正定。

③三禪正定:再進一步連出離勝妙的喜悅,都藉由離欲樂,慢慢完全止息下來,這時候進入一種很安穩、很特別的寧靜,一提起正念就會進入這種無始無終的安寧感,這就是一種樂覺分的狀態,這就叫作離貪的三禪正定。

④四禪正定:到最後連這種樂或安寧感都捨,就能捨念清淨得四禪正定滿足,也就是定覺分滿足。

(7)捨覺分:得四禪正定而心不動搖,正知正念捨心住,念念明覺,平等捨離。最後在六觸入處的當下,看到生就看到滅,生已滅盡,安住在寂滅界,捨覺分就滿足,就完全有如出水的蓮花,所以當然就能自知作証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」。

七覺分是這樣修學成就的。

3-2.七覺分滿足四聖諦滿足

七覺分滿足等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滿足,就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整個禪觀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--

(1)四念處(念覺分)滿足的時候,就等於明見苦、苦集、苦滅跟滅苦之道,就等於四聖諦初轉!

(2)明見之後修離貪離繫的八正道—即擇法覺分跟精進覺分,這就等於四聖諦二轉!

(3)最後達到捨念清淨四禪正定滿足,正知正念捨心住,就是四聖諦三轉完全滿足!

這個過程其實就是:藉由九重隨觀,從初轉見法,到二轉離貪離繫—隨觀離欲、隨觀欲滅、隨觀捨,最後達到三轉十二行滿足。亦即,九重隨觀貫穿在三轉十二行的歷程當中。

3-3.九重隨觀即三世諸佛成佛之道

九重隨觀的綱要是:「克服五蓋,住四念處,修七覺分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

(1)「克服五蓋、住四念處」即四聖諦初轉,包含「隨觀生滅、隨觀集滅、隨觀無常、隨觀苦、隨觀無我、隨觀空」六重,這是學見跡修根的階段:

一個人從原本的不知不見,由於聽聞了正法,而知道往哪個方向修行,這就叫學見跡修根。雖然還沒有明見,但是知道在六根觸六境的當中去修,僅管還沒有見法,但是已經知道要這樣修,所以叫作學見跡修根。經由學見跡修根(即前面的六重隨觀) 的歷程,可以從克服五蓋到四念處滿足、開悟見法,亦即四聖諦初轉滿足!

(2)「修七覺分」即四聖諦二轉,包含「隨觀離欲、隨觀滅、隨觀捨」三重,也就是賢聖修根的階段:

賢聖修根就是明見之後開始離貪離繫,也就是--

①由於明見因緣法緣生法、明見苦,你要出這個苦,所以「苦諦已知當復知」,要進一步去體驗它。

②由於明見苦集,知道苦怎麼生起,知道無明欲貪是苦的來源,所以「集諦已知當斷」,無明欲貪當斷。

③苦你知道要滅,所以「滅諦已知當證」。

④知道要滅苦就要斷苦集,所以就知道要怎麼修道,知道要去修道。

所以四聖諦第二轉就是開始在修離貪、離繫著,離貪離繫也就是在修九重隨觀的第七、八、九重:隨觀離欲、隨觀欲滅、隨觀捨。

(3)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即四聖諦三轉滿足,亦即九重隨觀完全滿足,也就是通達無上修根:

賢聖修根的階段是在修後面三重:隨觀離欲、隨觀滅、隨觀捨,透過修道最後捨覺分滿足,就達到無上修根,於六觸入處都不再有欲貪生起,就是達到苦諦已知已知出,集諦當斷已斷出,滅諦當證已證出,道諦當修已修出;所以完全不用作意,但卻不會有任何染著生起,這時候才真正完全斷盡五蓋,也就是在六觸入處當下完全清淨,沒有欲貪生起。

所以在 "無上修根" 那篇經文裡頭佛陀講:「生已盡滅,是則寂滅,是則勝妙,所謂為捨;得彼捨已,離厭、不厭」。「生已盡滅」,就是生的當下就滅盡了,「是則寂滅」,亦即看到生就是滅,「是則勝妙,所謂為捨,得彼捨已,離厭、不厭」,這才是真正勝妙出離的 "捨",所以能夠喜、厭雙離,心無所動搖、無所取著。這時就不會有任何的欲貪升起,像完全出水的蓮花一樣,根在泥中就像我們在六根六境的因緣當中,但是心就像出水的蓮花,根本不會被泥土或者水給染著,因為他都無所取著。所以是達到無上修根,也就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滿足,也等於七覺分的捨覺分滿足,以及九重隨觀的隨觀離欲、隨觀滅、隨觀捨完全滿足!

3-4.九重隨觀 V.S. 原始佛教如來禪

原始佛教如來禪就是藉由九重隨觀,從學見跡修根,歷經賢聖修根,通達無上修根,達到如來禪修學滿足。

只要你願意真誠的面對每一個片刻的起心動念,"九重隨觀" 變成了你生命當中的一部分,甚至就是你面對生命主要的對待方式,這樣就是在累積你入流的因緣。試問:如果沒有趨向法流的觀察方法,你怎麼入流?你怎麼見法?如果佛陀的法很神祕、很難操作、很複雜,那你怎麼學?所以我把佛陀的法整理成 "九重隨觀",希望你們在面對自己生命時有所憑恃,知道要怎樣去觀察及對待,也就是將這一把臨濟禪師講的鋒利無比的吹毛之劍—「九重隨觀禪觀之劍」—送給各位,你們要自己去練習,隨時在六觸入處運用這把禪觀之劍,就能夠從愚痴的狀態進到開悟見法,乃至能夠從開悟見法通達究竟解脫。

九重隨觀禪觀法要(下)~完~

~淨光法師講於:心靈禪機的24堂課
8/5/2014 於台北明和講堂
文字整理:法音小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