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講座
專題講座
01.如何看待生命的高度、深度和廣度 ?

■當下這一”念”,您如何看待生命的高度、深度和廣度?
了解古今中外創造人類可貴文明的聖哲先賢,所活出的生命風采可以看見:每個當下如何看待生命的高度、深度和廣度的這一念,不只影響當世生命的價值,也影響著未來數千年的人間世。而「原始佛教生死書」講座,主要希望透過佛陀智慧的引導,更深徹解讀這場人生的意義,明了生死輪迴是怎麼一回事,進而走上超越的道途。

■先哲的道路—勇於褪脫體制的束縛
他們之所以能無畏的走上心中的聖道,不惜犧牲自己,他們不只憑藉心靈的深度、高度和廣度,又要能超越體制(思考)的束縛,跳脫凡庸的勇氣。就如同佛陀看待生命的方式和別人不同,因此不願意在生老病死,憂悲惱苦中繼續做無助的羔羊,進而褪脫體制的束縛,出家學道,開始展開生命意義的探尋…..

■看見體制制約的力量在每個人心中
在眾人生活下,不否認社會秩序維繫社會穩定的價值,大多數人卻因為過度認同,在習慣中被馴化,把體制的制約和自我認同連在一起。如果我們用制約的角度來看人生,就是活在被制約的輪迴當中,無法瓦解這深層的體制,持續護衛感情需求,無力反省。

所以,我們想要跳脫輪迴,必須要學習像佛陀願意校正自己的生命,重新反省自已的認知方式、價值觀和感情需求。開始思維:甚麼在制約著我,讓我在生死中無法超越?我如何看待生命的廣度、深度和高度?如果無法思維,如何去跳脫?

■如何瓦解體制的制約(i.e.生死輪轉的模式i.e.心理防衛機轉)?—從因緣觀見無我
因為有”我見”所以會衍生認知、價值觀、感情需求乃至心理防衛機轉。但我見其實是錯見,生命不過是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中不斷顯發的歷程。如果不明瞭因緣觀,在生命經驗六處入觸發生時升起不正思維,也就是無明。

“無明觸生愛 緣愛起彼行”,從”我見”衍生”癡求欲”,因此一切大苦聚集。所以透過聞思修的過程(聞:聽法,思:禪觀,修:改變修正),全面了解與洞察心理防衛機制,並進而瓦解它,瓦解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防衛機制,才能真正自由,真正活出解脫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