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堂開示
禪堂開示
生活中的四念處

佛法是真正生命的學問,是隨時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在交相參證,這樣會有兩件事情發生,一­、因緣於佛法的提醒,對自己的生命,會有越來越深刻的了解,二、因緣於對自己的生命經­驗越來越了解,就能越來越了解佛陀的教法。要將「正見」與「正思維」的導向融入生活、­行動、說話,需要隨時守護六根,就是隨時修學四念處,所謂的「身身觀念處」,內身,自­己的六根狀態,觸到境界就是他人的六根狀態,形成的內外身就是你會覺知,舉例,看到一­個人的臉色,在講話時所產生的影響與變化,隨時在這個歷程當中去觀察,為何要做這種觀­察? 這樣的訓練,可以讓我們從當前的因緣中不會背離正見與正思維(生命導向),所以要隨時­身身觀念住,就能在當下因緣影響底下如實觀察,受、想、行,如何在過程中變化,這就是­「四念處」的「受受觀念處」,如此才能看到自己是否一廂情願,陷入主觀的欲求,變成自­我中心。「身身觀念處」是基礎,學習後才有辨法覺察到在六根觸境當下的情緒、思想、意­志、決斷,等變化,能夠正知、正念變化過程,才有辨法了知,當自己不自覺的時候會在歷­程中又陷入自我為中心,欲貪的執取,產生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的現象,這就是「心心­觀念處」,有這種覺察就能了知,就能於當場知道自身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不斷的在因­緣影響當中變化,同時他人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也在因緣影響當中變化,所以如果不了­知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五陰是在生起的當下就改變的這件事情,在生命經驗發生,會陷­入自我中心跟感情上的需求,所以就叫做「作意集則法集」,你的起心動念會造成更多的色­受想行識的因緣發生,你當下的思想、觀念、感情的取向如果導向於這種欲貪執取,就會有­後續的生死流轉的影響發生,如果當下「作意滅則法滅」是什麼意思呢?你不是自我執取的­狀態,不是滿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狀態,而只是純然法的分享,苦止息的分享,相互增上的分­享,導向痛苦煩惱的止息,也就是導向生死輪迴的漸次止息,所以「作意滅則法滅」,這就­是「法法觀念處」那這樣在人際之間的互動當中,「身身觀念處」、「受受觀念處」、「心­心觀念處」、「法法觀念處」,都是在生活歷程中實修。
淨光法師2013/7/6 開示於明和講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