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得真如法〉
〈修行的核心〉-3「得真如法」
「有一乘道,能淨眾生,度諸憂悲,滅除苦惱,得真如法,謂:四念處,何等為四?身身觀念處、受、心、法法觀念處。
若有人不樂四念處者,則不樂如聖法;不樂如聖法者,則不樂如聖道;不樂如聖道者,則不樂甘露法;不樂甘露法者,則不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
若樂修四念處者,則樂修如聖法;樂修如聖法者,則樂如聖道;樂如聖道者,則樂甘露法;樂甘露法者,得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」──《雜阿含1189經》
佛陀說修四念處是大丈夫,為什麼?
如果想學習佛法、想學習禪修,卻不願意很真誠地來面對自己的生命,來捨斷其實自己都很清楚的「五蓋」這種生命狀態──不恰當的貪欲、瞋恨心的投射;常常進入掉悔跟掉亂當中,讓生命無力昏沉;即使都已經看得很清楚了,卻不願意捨斷,這樣有什麼意思呢?沒有意思!這樣來參加禪修、學習佛法只不過是在逃避,把禪修當度假!
所以修行叫做「大丈夫事」!
四念處怎麼修?
第一步,正知正念六觸入處──念住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上。
第二步,於六觸入處修因緣觀,就是隨觀六觸入處的集跟滅,然後達到明見──法念處滿足。清楚地去看到:如果讓自己一味地落入這種無明我見癡求欲當中,就只是自苦苦他的生死輪迴的集起。所以,真心願意下決意去捨斷、破除無明、斷除我見、捨除癡求欲。
捨斷這些欲惡不善法,苦就能夠捨斷,生死輪迴就能夠捨斷。這就是四念處的修法。
諸位看到什麼?
要有一種特質──覺察力、意志力以及決斷力。
沒有覺察,沒有正知正念,沒有意志力,成不了氣候,所以,還要再加上有覺察力、有意志,要有大丈夫的氣魄。看到了,就要真的去斷!斷不了,知道自己斷不了,就再往內、再進入更深的探索,你會看到裡面一定還有執取,「為岸所持」(有執念隔礙),所以再轉進去再觀、再斷!
這是一種很真誠而無畏的品質──直面自己生命的困阨,走向生命的解脫。這既是一種特質,也是一種方法,是一種生命的道路,這叫禪修。
所以在禪修的過程當中,對自己內在生起的起心動念或是情緒,對自己情意覺受從粗到細的變化,要覺察、要觀察、要反省,保持覺知。
在整個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當中,放慢、鬆坦,保持覺知的念住;
在六根觸六境的時候,真正做到守護六根,這樣,才能看到生命經驗是如何在發生,才能進一步看到生命經驗發生的時候,你的起心動念是如何因緣於外在境界的發生而發生!
看到:
為什麼你那樣看事情?
為什麼你那樣做反應?
你裡面的意識形態是什麼?
你裡面特殊的感情執取是什麼?
你裡面特殊的知見上面的執取是什麼?
不論是非,如實地去觀察。
透過這個過程,你才會有一份從自己內在生起的,不可動搖的、不被動搖的「自知之明」。你才會知道要修什麼、怎麼修。
***淨光法師禪修開示***
2015年3月21日 埔里一月禪
文字整理:吳宥娟
淨光法師(2016.11.18):
解脫,不在它處,就在當前的六觸入處,於此不迷,修行就有個入處,善觀善待,也就不枉此生,共同增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