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思心得
正念三日禪心得分享(三)
🌱正念三日禪心得分享(三) 2025/10/24-26 文/賴居士
第一天有點累,因為前一天晚睡,只想趕快上床好好休息。到了第二天,經過第一天的禪修及規律穩定的作息,雖然尚未趣入禪修,但我知道自己的身心是被滋養的。
其關鍵的差別在於,第一天的我仍停留在長時間忙碌工作的疲乏狀態中。自從離開那個長期修心的環境後,雖然過往的串習尚未消失,但我已不再如從前那樣用功於修心與緣善法。禪修的寧靜讓我更清楚感覺到自己的狀態——我的心很空洞、很匱乏。
很感恩曾教導我佛法的善知識,感恩以前的師父,和這次禪修中引導我們的淨光師父。過去的師父常教我如何從佛陀住世的示現中體會法義;而淨光師父則在禪修中,引領我們直接實踐佛陀的教授。兩者對我而言相輔相成。
這次禪修讓我體會最深的是:我更明顯感受到被愚痴無明覆蓋的那種苦;同時對比著:原來覺性是我原本就具備的能力。
這樣的呼應讓我感到很平凡、很具體,內心是感動的。這讓我更深的體會到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時說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而不能證得。」好像不再那麼遙遠與抽象了。
所以我很感恩淨光師父及僧團承辦此次禪修。師父的開示真的很接地氣,一直聚焦在引領我們學習禪修的要點,反覆用很生活化、淺顯的說法幫助我們,師父真的很慈悲。
禁語也是很棒的一點。我想到佛陀拈花微笑那一幕,什麼都不用說,就法喜充滿到想落淚的感覺。我想是因為內心與本具的那份佛性在呼應吧。
還有動作放輕柔,觀察它的細微變化,是最能貼近自己、修養自心的事,但日常生活中卻經常被忽略,才知道平常都沒有好好的善待自己。
禪修時,觀察身心的變化,去覺察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的實際情況,是我本具的能力;但因為無明,長久以來忘記了它,誤以為「我」才是真實的存在,總是以「我」為中心來看世界,於是苦中作樂、在苦中自導自演、內耗、作繭自縛。
原來其實很簡單——只要保有覺察,觀察當下一切生滅無常的現象,就是光明與正見。光明與黑暗是無法同時存在的。當觀照存在時,那些以「我」為中心,覺得我被刺到了、我不爽了的種種執著,是無法並存的。
禪修後隔天上班,我特別深刻感受到這種不同。當觀照存在時,平常上班時那種因專注眼前事務而忽略身心僵硬、緊繃的狀況,也不會同時存在。
師父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境界,都可以是修行的道緣。確實是如此——但我也不得不說,那真的是很辛苦啊!要有一定的基礎,還要有一定的約束力,否則塵世間的洪流,力量真得很猛烈……沒有禁語的善緣、沒有善知識的開導、沒有善友彼此扶持、護持的助力,身邊又大部分是與佛法思惟相違背的人,真的是不容易。
所以那天上班時,我刻意嘗試串習禪修所學,內心充滿歡喜與希望。雖然知道這條路不容易,但我會持續練習。因為我更確信——自己已找到正確的方向,在人生這條路上繼續修行。
正如師父分享他的人生意義,在於「自己解脫,並幫助他人解脫」;我也更加確定,我的人生也有能往有意義的方向前進了。
在此,誠心感恩善知識的教導。願我能持續在當下練習學習到的佛法,讓自利利他、他利自利的善循環,能夠日益擴大。
願將功德迴向給所有教授佛法的善知識、善團體、善友;迴向一切本具佛性的眾生,皆能獲得佛法的啟發;迴向善的循環愈加廣大;迴向能夠常遇善緣、善師、善友、善環境,能在修行路上同為助伴; 迴向自己學法的最大障礙——愚痴與傲慢——能日漸減少,並願自己的空正見得以擴展堅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