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講座
專題講座
10.善取內心相,攝持外境相

這兩篇以小雞、廚師來譬喻的有趣經文,就是在說明:當我們在面對境界的時候,要去覺察自己的心思怎樣在流轉,你怎樣能夠帶著自覺、依這個「法」於當下去調伏這些心思、起心動念及心的流向,讓它寂靜下來?

如此定慧等持,開發定力,再增上離貪、離繫。在這過程中,你的定力與智慧又會再增上,你在境界當中,也就越能夠明見因緣法的真實,隨時於當下去離貪、離繫。

因此你會看到:生命的光明會從何處生起?內在的憂苦可以從何處止息?這樣你就能夠自洲自依,法洲法依,也才能夠真正做到生命的本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雜阿含616經》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取自心相①,莫令外散。所以者何?若彼比丘,愚癡、不辯,不善,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,然後退減,自生障閡。」

「譬如廚士,愚癡,不辯,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,酸、醎、酢、淡不適其意,不能善取尊主所嗜,酸、醎、酢、淡眾味之和。不能親侍尊主左右,伺其所須,聽其所欲,善取其心;而自用意,調和眾味以奉尊主。若不適其意,尊主不悅,不悅故不蒙爵賞,亦不愛念。」

「愚癡比丘亦復如是,不辯,不善,於身身觀念住,不能除斷上煩惱,不能攝取其心,亦復不得內心寂靜,不得勝妙正念、正知,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,本所未得安隱樂住。是名:比丘愚癡、不辯、不善,不能善攝內心之相,而取外相,自生障閡。」

「若有比丘黠慧,才辯,善巧方便取內心已,然後取於外相②,彼於後時,終不退減自生障閡。」

「譬如廚士黠慧,聰辯,善巧方便供養尊主,能調眾味∣酸、醎、酢、淡,善取尊主所嗜之相,而和眾味以應其心,聽其尊主所欲之味,數以奉之。尊主悅已,必得爵祿、愛念、信重。」

「如是黠慧廚士,善取尊主之心。比丘亦復如是,身身觀念住,斷上煩惱,善攝其心,內心寂止,正念、正知,得四增上心法,現法樂住,得所未得安隱涅槃。是名:比丘黠慧,辯才,善巧方便取內心相,攝持外相,終無退減自生障閡。受、心、法觀念住,亦復如是。」③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※請觀看法師講述。謝謝!